本站域名:https://
詹新惠:“为非遗打赏”是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(已更新)
中新经纬1月12日电 (王玉玲)近日,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暨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举办“直播助力地方非遗传播传承”研讨会,并与抖音合作发布《非遗地方志——直播打赏助力非遗传播研究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。
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詹新惠在会上表示,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受双方难以形成有效互动,而直播平台拓宽了非遗的传播渠道,广大受众也能通过打赏的形式表达自身对非遗的认同与欣赏。
谈及过去非遗保护及活态传承的难点与问题,詹新惠指出,“在没有足够经济保障的情况下,传承人易缺乏创新的动力,导致非遗相关内容在形式上缺乏吸引力,非遗传播也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。”
詹新惠认为,相关从业者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非遗保护与传承,应主动把握直播、短视频平台为非遗传播开辟的新空间,“充分融合文化层面的内容,为观众构建起‘人+场+情’的非遗直播间,让非遗传播与观众形成同频共振,带领观众领略非遗的艺术美。”
在詹新惠看来,直播打赏的“赏”一字蕴含着欣赏、鉴赏之意,“打赏也反映了观众与非遗主播之间的认同和信任关系,非遗主播应该将这种物质支持视为进一步精进技艺的保障,找准自身定位,实现传播力到引导力,再到影响力的转变。”
据《2022抖音非遗报告》,过去一年,非遗创作者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,获得直播打赏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%,打赏总金额同比增长533.6%,越来越多观众自发地以打赏表达对非遗主播的肯定。
展望地方非遗的未来传播与传承,詹新惠认为“地方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从业者应积极依托抖音等直播平台的资源,创新产品与内容输出,让小众、濒危非遗也收获更多观众的喜爱与认可。”
据悉,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、中国传媒大学、海南大学、四川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山西传媒学院、湖北大学的多位专家出席会议,并就直播对地方非遗传播传承的作用展开讨论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直播正在服务湖南、广东、河南、安徽等多个省份的地方非遗走出所在地,收获天南海北观众的关注与支持。其中,直播打赏提供的经济收益与精神激励,让非遗从业者在展示技艺中获得尊重与认同,在传承路上更有动力。(更多报道线索,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:[email protected])(中新经纬APP)
(责任编辑:周文凯 )
特别注意:
六合彩资料部提醒您:您查询的资料会在开奖日19:45分前更新完毕!
本站所有的会员料都是由香港赛马会特码科提直接提供100%准确!